4月9日晚,我院举办了2020年第1期休旅论坛之专家论坛,本期论坛由张佑印副教授主讲,主题为“全域旅游理念下的区域休闲与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副院长蒋依依教授主持,体育旅游教研室主任杨占东老师作为对话嘉宾参与讨论。体育、旅游学界与业界代表以及我院部分教师和学生共计18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主讲人简介
张佑印,管理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重点研究方向为旅游者行为及旅游流研究,从研以来先后主持参与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旅游研究专著2本,在《旅游学刊》、《人文地理》、《资源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先后主持参与各类旅游规划40余项。2019年挂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任政府副秘书长、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等职务。
精彩再现
1.旅游经济是什么?
(1)旅游可以创造价值。以西安和上海的五星级酒店价格作为对比,之所以客房价格有差异,主要原因是地租和周边配套环境的不同,所以价格差别很大。莫干山的裸心谷酒店没有好的地租和配套环境,但是酒店价格却也能达到两三千,是因为旅游经济模式下,莫干山好生态环境产生了经济价值。
(2)旅游可以变废为宝。以柏林墙拆除为案例,分析具有历史意义的墙体再被作为废物处理时没有价值,但在旅游经济模式下,其成为旅游商品,具有了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
(3)旅游可以改变属性。以油菜籽为例,它的价值本身应该是榨成食用油供人们烹饪使用。然而,在旅游经济模式下,油菜花成为油菜的核心价值,各地通过举办油菜花节发挥油菜的作用,有些地区甚至在开完花后不等结子便将油菜割掉就种植其他应季观赏花卉了。这个过程中则改变了油菜的原始属性,使其成为观光旅游吸引物。
(4)旅游可以颠覆人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以农副产品为例,超市售卖或者作为农业和观光采摘的农作物虽然属性相同,然而具有完全不同的市场经济规律。
总体来看,旅游经济不同于传统认知中的模式,它具有更强的辐射带动性,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不断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提升区域软实力,进而使得区域更加宜居、宜游、宜业,而旅游客流则可以免费带来人才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苏州、杭州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正是旅游经济模式的有效印证,而下一步云贵可能要发挥其旅游价值,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
2.全域旅游是什么?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1)全域旅游提出的背景:①直接原因:旅游供给侧改革;②潜在原因:多规合一的促使;③内核原因:旅游业发展中的矛盾;④助推原因: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⑤助推原因:自驾车旅游的兴起。
(2)全域旅游理念:全时(不仅要重视日间休闲旅游,夜间休闲旅游更是区域发展的的重点)、全景(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景区或酒店来协调发展)、全民(本地居民也作为旅游宣传员和吸引物)、全产业(实现产业深度融合)。
3.新理念下区域休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
休闲与旅游的异同点: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相同点:①内容相同:闲暇时间的一系列活动;②目的相同:愉悦性体验;③对象相同:都是放松的人群。
不同点:①旅游是一个空间概念,是非惯常环境(10KM)下的一种休闲体验;②休闲是一个时间概念,是对在工作时间以外的休憩娱乐活动。
发展思路:
(1)社会新特征,决定休闲旅游大方向。当前在人口老龄化、饮食健康安全、孤独压力、亲子教育压力的社会新特征下,生态康养旅游、健体运动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亲子娱教旅游等旅游业态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高,将是未来休闲旅游业的重要发展基础。
(2)围绕大方向,打造重点项目:围绕生态康养旅游、健体运动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亲子娱教旅游等休闲旅游大方向,未来可重点打造六大类旅游项目:①康养休闲旅游基地;②运动康体旅游基地;③绿色乡野度假旅游示范区;④特色旅游小镇;⑤亲子娱教基地。
(3)围绕“流量”、“共享”等理念,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要素。对于区域休闲产业要素的发展,应本着以下七个方面的理念:①控规模:根据市场规模,合理控制规模和结构,避免造成供不应求导致的重复建设问题和供过于求导致的闲置浪费问题;②聚人气:通过低价高质的发展策略打开市场,赢得口碑,获得足够的客流量,最终通过客流量获取收益;③共享化:本着“本地居民喜欢的才是游客最爱的”的思路走市民与游客共享的路线;④全要素吸引物化:谋划自带流量、自带IP的产业要素,从而实现全要素吸引物化;⑤标准化:通过标准化,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保证区域基本的服务品质有保障;⑥显智慧:加强科技要素的融入,提升休闲旅游产业要素的独特性和时尚感。其中,餐饮方面,可通过“围绕传统,彰显旅游,打造品牌”策略打造;旅游住宿可通过“围绕民宿,彰显主题,引入品牌”的策略打造;旅游交通可通过“打造景观廊道,丰富交通方式”的策略打造;购物方面可通过“立足生活所需,融入文创基因,优化购物方式”的策略打造。
(4)“旅游+”和“+旅游”双向推动,实现产业深度融合:①“产业”+“旅游”: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体育旅游、商贸旅游等既丰富休闲旅游产品,同时也提升了原有产业的价值和卖点;②“旅游”+“部门”:如旅游交通、旅游城建、旅游农林、旅游文化、旅游宣传、旅游政法等,让休闲旅游经济模式贯穿到所有部门,真正实现区域旅游发展。
4.体育旅游融合的思考:
(1)体育+文旅的战略机遇显著:①体育先天具有旅游的特征;②旅游活动离不开体育支持;③国家多元化政策支撑;④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⑤我国发展体育旅游条件优越。
(2)体育+文旅的需要破解的问题:①体制机制不够顺畅;②体育旅游政策优势不够显著;③体育旅游融合的理论体系亟需建立;④融合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⑤体育旅游的实效仍需延长;⑥体育旅游在文旅产业中的地位亟需提升;⑦体育旅游人才相对缺乏。
(3)体育+文旅的发展建议:①强化体制机制的协调;②推进相关概念、规范、标准的制定;③做到全要素、全层次、全时段的融合;④上下合力推出一批体育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⑤强化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活动的运动要素;⑥优化体育旅游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⑦打造系列体育主题旅游产品,提升体育旅游认知度;⑧深入探索具有旅游吸引性质的体育活动。
对话环节:
杨占东老师: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收获很多。当前健康中国、体育强国、2022冬奥会等背景下,全域旅游视角下,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政府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更好?
张佑印老师:感谢杨老师提问。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我国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要搭建一个好的管理机制,如搭建体育旅游示范区的领导小组,从而让体育旅游的重要事务能够上升为“一把手工程”,这样才能让文旅融合更具可操作性和落地性。其次,要有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作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可以在政策方面给体育旅游予以倾斜,如对体育旅游项目优先立项、配套专项资金、为体育旅游预留土地指标等措施。
陆璐副院长:偏远地区生态旅游和体育融合发展更有利于开发当地旅游产品、吸引游客?
张佑印老师:感谢陆院长提问。从休闲旅游角度来看,偏远不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比如三亚、南极都很偏远,但是其旅游吸引力却都很强,所以优质的资源+好的政策支撑+挖掘资源能力的是实现区域发展的根本。我国多数偏远地区有着一流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体育旅游有着较为稳定的市场和较强的粘性,未来将生态旅游和体育项目结合起来,可以拓展当地的旅游产品,如有的少数民族可以利用传统体育项目结合生态旅游,增加旅游体验产品,对游客更加具有吸引力。
牛志培副院长:徒步或登山吸引力不够,目前越来越向山地自行车线路发展,如果一座不出名的山发展山地自行车成功的可能有多大?
张佑印老师:感谢牛院长提问。从旅游角度来说,只要有好的运营团队和较为独特的IP就可以做,比如研学旅游、运动俱乐部等都具有稳定的客群,他们看中的是学到的知识和教知识的人,如将某个山打造为我们北体冠军班的定期训练基地,那就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会员加入,所以说有IP、有强有力的运营团队,有稳定的客源更最要。
图、文/李萍